本文目录一览:
- 1、陈春花《价值共生》共读分享,感受思维碰撞的美好|混北读书会
- 2、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规划设计与实施落地服务
- 3、陈春花:一位横跨学术、企业界的传奇女性
- 4、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后ERP时代EBC成“后起之秀”
陈春花《价值共生》共读分享,感受思维碰撞的美好|混北读书会
1、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教授在她的最新力作《价值共生》中给出了答案,即实现组织和个人的价值共生。北京混北读书会特举行本书的共读分享活动,邀请5位优秀同学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做了《价值共生》的分享解读。
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规划设计与实施落地服务
1、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意义重大,构成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人、财、物动态流转与数字化转换升级的核心。具体而言,数字化系统赋能员工,强调满足员工需求与价值体现。在狭义上,员工指非管理层;广义上,管理层亦是员工。数字化转型对员工的积极影响包括: 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务,让员工随时可获取并反馈。
2、通过员工心悦行动评估员工满意度,提升集团员工整体幸福感。未来发展规划:东风将陆续建设薪酬福利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等十大中心,构建行业领先的数字化人力资源咨询服务机构。实现业内卓越领先、客户价值翻三倍等目标,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3、明确转型愿景与目标 愿景为“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旨在实现业务与数据的深度融合。 目标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确定核心工作内容 数据管理:建立系统保留员工全生命周期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4、未来,HRSSC将向全数字化管理转型,实现市场化运营,并拓展至社会层面。东风HRSSC在三支柱转移过程中为企业带来了丰富价值,通过管理与服务的双重发力,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5、最终,人力资源数字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业务人力一体化”。这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服务于内部人力资源部门,更重要的是与业务紧密融合,实现战略目标的落地。在实际工作中,人力资源部门和业务部门往往存在“两张皮”的问题。
陈春花:一位横跨学术、企业界的传奇女性
1、看过陈春花专著的人都能发现,陈春花的管理思想,深受德鲁克影响,但是,她又结合中国本土企业界的现状,对很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陈春花对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深度,在国内的企业管理界,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2、自1986年起,陈春花扎根教育,一直执教于华南理工大学,曾任管理学院副院长。她在学术界也享有盛誉,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北京大学等知名商学院的客座教授。此外,她的专业经验广受欢迎,曾担任康佳集团、科龙集团、TCL集团、美的电器和南方航空等企业的咨询顾问,为这些企业在战略和管理上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3、陈春花是一位在教育和学术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学者,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同时担任博士生导师。她在学院内部曾担任副院长和经贸学院常务院长的职务,展现了她在管理领域的深厚造诣。
4、陈春花,1964年出生于广东湛江,是中国享有盛誉的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她的学术生涯丰富多彩,曾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副院长和经济与贸易学院的执行院长,同时拥有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的头衔。在学术研究方面,她曾在北京大学担任博士后,现为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的副院长和创业MBA项目主任。
5、陈春花的研究成果不仅限于理论,她的散文集作品也备受瞩目。2006年和2008年,她相继发表了《掬水月在手》和《在苍茫中点灯》,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她的文学才华,也传递了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后ERP时代EBC成“后起之秀”
年5月,Gartner提出了一个新概念——EBC,并定义了这样一个公式:Capability(企业业务能力)=Mindsets(思维模式)*Technology(数字化技术)*Practice(企业实践)。
数字化转型第一要务是实现标准化 通过术语定义、参考架构、评估模型等基础性标准的规范,新概念和新技术才能得以真正的实施,行业内部合力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企业着手实施数字化改造之前,需要在企业内部率先完成标准化,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为实现内部数据的互联互通提供保障。
企业数字化转型可大致分为洞察需求、确立框架、实际执行这几步。洞察需求 “总体规划、局部先行,需求驱动”是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策略。绝大部分传统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缺少正确认知,数字化不是采购一套系统这么简单。
数字化如果只是技术、只是我们流程的数据呈现、或者数据管理,可能就只是企业的数字化部门在投入、在努力推动我们的业务部门往前走。我认为在数字化转型中,“数字化”只是工具和流程,而其中的转型是企业中人的思维和工作方式转变以驱动新型组织形态。
传统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应关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数字化转型是信息技术引发的系统性变革。信息技术不仅代表着一类新兴技术,催生一个个快速增长的新兴产业,关键是能够加速推动“硬件”日益标准化和“软件”日益个性化,引发传统创新体系、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等发生系统性重构。
在2021金蝶全球创见者大会上,金蝶中国执行副总裁赵燕锡以中国中车旗下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为例,展示了制造企业如何通过金蝶构建的EBC(企业业务能力)平台,成功实现从输出产品向输出“制造+服务”的转变。中车株机是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