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有什么补助?
- 2、2024滁州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补贴政策
- 3、2023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新政府补助政策
- 4、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规划设计与实施落地服务
- 5、工厂数字化政策?
- 6、【最新政策解读】2024年20个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央财政奖补政策!
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有什么补助?
1、省级层面的补贴包括针对龙头骨干企业的并购补助、软硬件投入及贷款利息补助,以及对具有特色软件企业的专项补助。市级层面的补贴则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但普遍对国家级与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奖励,数额从数十万到数百万元不等。
2、根据《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专精特新企业可获得40至1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奖励,具体数额根据各区域政策有所不同。 江苏省的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优先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方面的软硬件投入,以及对企业支付的贷款利息。
3、对首次认定为国家、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专精特新各类荣誉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累计不超过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包含上级奖励资金)。
4、此外,每年一度的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申报中包含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项目。该项目对上一年度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补助,补助金额不超过项目综合投入的20%,单次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2024滁州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补贴政策
1、在滁州市域内,认定为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可以分别获得50万元和3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对于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市财政和受益财政将按1:1比例分别提供20万元和3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2、六安市:对省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20万元;对市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奖励15万元、10万元、10万元。淮南市:对新评价为市级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
3、苏州:投入600万元,遴选30家优秀服务商,每家最高奖励20万元;投入9000万元,推动600家企业达到二级及以上数字化转型水平,每家最高奖励15万元。东莞: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项目提供最高150万元和50万元的奖励。宁波:对数字化改造项目提供30%至40万元和50%至40万元的补贴。
4、市每年评审论证通过的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含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按智能设备和软件投资额的 25%给予不超过 600 万元补助。对小微企业园内生产经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新购置生产设备金额大于50 万元的,按实际到位设备购置金额的 15%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 30 万元。
5、苏州:投入资金推动企业达到二级及以上数字化转型水平,并对优秀服务商进行奖励。东莞: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项目提供高额奖励。宁波:对数字化改造项目提供一定比例的补贴。厦门:根据服务企业数量给予奖励,鼓励推出数字转型服务。合肥:对“灯塔工厂”等优秀企业按经济指标增幅给予奖励。
2023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最新政府补助政策
1、对新认定的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给予奖励。对年营收收入5亿元以上且研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5%以上的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对年度研发费用支出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
2、鼓励研发机构建设,对新认定的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给予奖励。对入围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给予相应比例配套奖补。 激励加大研发投入,对年营收收入5亿元以上且研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5%以上的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对年度研发费用支出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
3、以下补偿标准的内容仅供参考合肥征地补偿标准 安徽省合肥市区按照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补偿的土地共有五类: 一类土地:瑶海区铜陵路街道;庐阳区四里河街道四河社区;蜀山区南七街道,五里墩街道;包河区望湖街道五里庙居委会、王卫居委会、分路口居委会。
4、对市区(镜湖区、鸠江区、弋江区、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山经济开发区,下同)城镇低保、低收入、中等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实施梯度保障,对其在市场租房居住予以差别化的租赁补贴。
5、企知道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8月,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34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凭批准文件和证书可以办理享受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优惠政策,最高补贴35万元。另,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还可执行15%(认定前25%)的优惠税率,税率降低10个点,税额减少40%,大幅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规划设计与实施落地服务
本文旨在对比分析传统人才管理与数字化人才管理,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企业人才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并进一步明确构建数字化人才管理机制的实施步骤。随着人才属性从“资源”向“资本”的转变,企业的人才管理方式也需要相应调整。
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意义重大,构成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人、财、物动态流转与数字化转换升级的核心。具体而言,数字化系统赋能员工,强调满足员工需求与价值体现。在狭义上,员工指非管理层;广义上,管理层亦是员工。数字化转型对员工的积极影响包括: 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务,让员工随时可获取并反馈。
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程,可以参考新希望乳业的经验,具体步骤如下:明确转型愿景与目标 愿景为“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旨在实现业务与数据的深度融合。 目标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
HR(人力资源)在数字化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下是HR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几个关键步骤:采用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选择并实施一种适合组织需求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集成员工数据、薪资和福利信息、绩效管理、培训与发展等方面的数据,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自动化处理。
战略转型,人才先行。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源部门不应是被动的参与者,应是推动者引领者。https://mp.weixin.qq.com/s/0BWdQiqH_0a04MpiUfgA7g 企业可以通过钉钉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
工厂数字化政策?
财政政策: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工厂数字化建设的相关研究和开发、数字化设备的购买和升级、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等。税收政策:政府可以通过降低数字化设备的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减免数字化企业的所得税等方式,鼓励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在滁州市域内,认定为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可以分别获得50万元和3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对于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市财政和受益财政将按1:1比例分别提供20万元和3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对列入国家级数字化车间、国家级智能工厂、浙江省数字化车间、浙江省智能工厂、浙江省未来工厂等建设项目的,市级财政按照不超过实际投入总额的15%,给予最高2000万元补助。对其他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自动化(智能化)成套装备改造等工作,按照因素分配法安排资金。
第一条 本办法旨在推动内蒙古智能制造发展,加快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打造标杆示范,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第二条 本办法定义了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前者以信息技术等手段连接生产单元,后者在此基础上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制造全流程创新。
为了推动内蒙古智能制造发展,加快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制定本办法。办法旨在深入贯彻相关国家政策,引导和鼓励制造业转型,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质量效益。第二章 认定条件 申请认定需在内蒙古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主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车间或工厂。
智能工厂则在数字化车间基础上,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装备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全链条集成优化和智能管理决策,具备设备互联、数字互享、系统互通、业态互融的特征,形成新型工厂。
【最新政策解读】2024年20个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央财政奖补政策!
总体政策:从2023年到2025年,财政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项目,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提供定额奖励,用于推动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工作。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奖励总额不超过5亿元,其他城市不超过1亿元。
深圳:根据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得分评定等级,提供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奖补。哈尔滨: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对获评企业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海口:对通过改造验收、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的中小企业,按照不超过企业数字化改造支出总额的70%发放补助,每家企业本项补助金额不超过50万元。
国家部委政策支持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工作通知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为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运行、管理、服务和发展的科学方式,决定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