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4滁州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补贴政策
1、在滁州市域内,认定为市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可以分别获得50万元和3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对于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市财政和受益财政将按1:1比例分别提供20万元和3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2、六安市:对省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20万元;对市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数字化车间分别奖励15万元、10万元、10万元。淮南市:对新评价为市级绿色工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20万元。
3、苏州:投入600万元,遴选30家优秀服务商,每家最高奖励20万元;投入9000万元,推动600家企业达到二级及以上数字化转型水平,每家最高奖励15万元。东莞: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项目提供最高150万元和50万元的奖励。宁波:对数字化改造项目提供30%至40万元和50%至40万元的补贴。
4、市每年评审论证通过的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示范项目(含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按智能设备和软件投资额的 25%给予不超过 600 万元补助。对小微企业园内生产经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新购置生产设备金额大于50 万元的,按实际到位设备购置金额的 15%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 30 万元。
5、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项目,按照实际完成投资额的20%、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给予补助。支持高危、高强度生产环节“机器换人”,按照工业机器人购置费用的20%、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给予补助。 (九)引导企业扩大先进制造业和重点产业链投资。
全国统一!“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标准
特色化指标(满分15分):由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结合本地产业状况和中小企业发展实际自主设定。 创新能力指标(满分35分):主要考察与企业主导产品相关的有效知识产权数量、上年度研发费用投入、上年度研发人员占比、建立研发机构级别等。
国家及专精特新企业申报条件如下:国家层面 属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所包含的企业。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和《国家支持发展的重点行业指导目录》所规定的行业领域。
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认定条件每年可能有所变化,具体标准需参照当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通知。 以2023年的申报条件为例,企业需至少满足以下三项分类指标中的一项,并且还要符合六项基本要求。
申报企业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并且连续经营三年以上,具备独立法人资格。这些企业应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所规定的条件。 企业应被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或为这些部门重点培育的对象。
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条件如下:市级专精特新: 符合项目内涵中的“专、精、特、新”特质; 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占本企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 上年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上。
市级专精特新: 企业需具备“专、精、特、新”的特点。 主导产品销售收入需占到企业总销售收入的50%以上。 上一年度的营业收入需达到300万元以上。省级专精特新: 企业必须已经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企业注册成立时间需超过2年。
2023年DCMM认证有什么奖补政策?
青岛西海岸新区:对新通过DCMM资质认证的企业,按照最高不超过申报项目平均认证成本的90%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最高补贴50万元。河南省郑州市:对通过国家标准《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 认证评估的大数据企业,给予认证评估费用 50%的资金奖励。
合肥市包河区:对首次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评估三级及以上能力评估的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补。合肥市庐阳区:对获得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DCMM)国家标准体系认证评估的单位,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
马鞍山博望、合肥包河、庐阳等地对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省级考核或标准认证的企业,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补。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2年。资质补贴:包括CMMI、ITSS、CCRC、DCMM等。 安徽合肥:服务外包企业通过CMMI认证,给予30%-70%的认证费用补贴,补贴金额可达50万元。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全国多个省市政府推动DCMM贯标应用,并出台了相关奖补政策,对通过DCMM贯标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3月,共有2523家企业通过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贯标评估,其中包括1782家甲方企业和741家乙方企业,覆盖电力、通信、金融、保险、电子政务、高校、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
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条件
1、专项条件:专业化 从事细分市场≥2年,近两年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当年营业总收入的70%以上。精细化 主导产品、服务通过相关产品认证,企业取得标准化体系认证,如: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特色化 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1项以上(含)或实用新型专利技术2项以上(含)。
2、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所需满足的条件如下: 企业需连续经营三年以上,且上年度营业收入达到规定标准。 近两年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8%。 近两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5%。 企业需取得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同时满足以下四项条件即视为满足认定条件:(一)从事特定细分市场时间达到 2 年以上。(二)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不低于 100 万元,且占营业 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 3%。
4、基本条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成立,连续经营三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应是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认定或重点培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或其他创新能力强、市场竞争优势突出的中小企业。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技术领域
1、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领域包括,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以及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
2、电子信息技术: 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技术等,是信息时代的核心驱动力,对于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这一领域涵盖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应用等,对医药健康和现代农业有深远影响。 航空航天技术: 与国家安全和空间探索紧密相连,推动着航空、航天科技的前沿发展。
3、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涵盖了八大领域: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些领域不仅涵盖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前沿科技,还涉及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4、新能源与节能 资源与环境 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必备的条件: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满一年的企业,近三年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 technology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5、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范围包括多个领域,如生物与新医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以及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
6、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如何确定技术领域?企业需要将主营业务收入的产品或服务作为选择领域的标准。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必须确定到三级领域才能进行准确判断。可将企业主营产品作为企业所属行业判断标准,以此确定企业所属领域。企业也可以根据主营产品所使用的技术来进行领域划分。